售卖“自杀读物”商家已经被封号处理
3月28日广州读本对网上售卖“自杀读物”相关报道。
南都讯 日前,南都教育联盟发布调查报道《调查|“自杀读物”重返网络 多家电商平台在售》《网上售卖“自杀读物”或涉嫌刑事犯罪 律师称平台亦负有责任》《日本禁书教人自杀?!国内多家电商平台在售》,在网络上引起社会多方的广泛关注。
(资料图片)
“严查!严惩不贷”“严查有害图书”“净化网络还青少年一片‘碧水蓝天’”……网友均对该事件表示愤慨,希望相关部门以及平台严肃处理。对此,南都记者跟踪调查发现,目前相关电商平台的店铺和商品基本都已被处理,其他平台的讨论帖、资源帖等均已被删除。
事件
专题报道引发热议 网友呼吁严查严惩
今年3月,一位家长发现孩子在电商平台上购买了一本书,书中充斥着“教人自杀”的“露骨”内容,比如详细介绍了自杀的种种方式,并根据疼痛程度等“标准”评级。这让同样身为家长的陈红十分担忧,孩子会受该书影响而走极端。对此,心理专家也告诉记者,“处在抑郁状态的孩子本身心理危机风险就比较高,一旦获得自杀的方法和途径,会增加孩子自杀的风险”。
“这太可怕了,希望深入调查,保护少年儿童!”该问题经南都曝光后,社会关注度非常高,引起舆论对于该书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甚至致使误入歧途的担忧。针对这个问题,网友均表示谴责,要求有关部门要“严惩不贷”。有网友留言称,“毫无底线!”“希望国家狠狠打击这种害人的书”“必须严查严惩!青少年正是思想发育的黄金时期,抵制有害读物,污染祖国的未来”……
同时,有网友指出,“目前网购平台对商品的审核不严,‘禁书’获取难度小,希望监管部门和平台加强监管”。为此,有网友提出解决建议:“一方面严查这类有害图书,要治标但更要治本,这类商家是如何拿到这些书的,平台监管在干什么?此类图书为何能在平台上架?中间利益链有多少人多少组织,必须连根拔起……另一方面各类视频网站平台监管不力必须严厉整改,各类有害内容视频必须下架封禁。”
“显然,平台方应当加强其审核机制,及时发现、删除这类违禁书籍的销售链接,避免其传播。”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律师、广东省律师协会专利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胡子骐说道。
处理
相关店铺已经被封号 相关讨论帖也被删除
调查报道发布后,南都记者发现,相关电商平台对有关商品以及商家基本做出处理。
比如,此前根据家长提供的孩子网购信息,南都记者找到了两家售卖该书的店铺,其均以“动漫同款”“动漫周边”这类字眼作为掩饰,但都标注“有内容”。3月29日下午6点左右,南都记者再次搜索两家店铺的名字,其中一家已消失,完全搜索不到;另外一家店铺依然存在,能被成功搜索出来,而且搜索结果还会显示商品信息,但点击进去却显示“商品已售罄”。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南都记者观察,未消失的店铺不断得到买家关注,由曝光前的400多人关注,增加到3月29日下午6点左右的700多人。
同时,另一个电商平台上的几个店铺也被平台封号处理。然而其中一个店铺的卖家疑似开了新的账号,发动态称之前的账号被“永久封禁了”,并表示没有跑路,还会继续完成之前已有的订单。这也就意味着,该卖家可能还会继续传播、销售非法出版物。
南都记者在网上搜索还发现,诸如百度贴吧、知乎等平台仍然有该“自杀读物”的相关讨论和信息。其中还有人在讨论中留言如何获取该书资源,相关信息已存在一年左右,却未被平台处理过。
不过,随着南都新媒体报道《追踪|网友呼吁严惩,售卖“自杀读物”商家基本被封号处理》发出之后,目前相关平台的店铺、讨论帖等均已被封号或删除。南都记者尝试在百度搜索上输入该书的名字,结果基本都是过往的相关报道,并没有以前的“求资源”帖。
对于非法出版物,相关部门以及平台还将如何处理,杜绝非法出版物的传播、售卖现象,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南都记者将持续跟进。
专家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凸显 应健全“预防-预警-干预”工作机制
与此同时,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样值得被重视。
“复杂的社会环境导致在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广东省副主委、广东工业大学教授李丽娟就指出,从心理预防和干预方面看,目前还存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度不足、心理干预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等问题。
事实上,青少年心理健康一直深受全国两会关注。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许玲便带来了《关于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提案》,提出对学校的心理健康建设建立督察制度,加强心理治疗资源供给,同时规范社会机构资质和运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并设立专项经费。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李丽娟也带来了提案《关于加强对在校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建议》。她建议将心理辅导机制纳入大中小学校常规教育体系,特别强化对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学培训;将心理疏导引入中小学校课堂教学内外,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强化心理筛查工作。健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预防-预警-干预”的工作机制,做好心理危机事件的研判和干预工作;建立家校,医校甚至警校等多方联动机制,提高心理危机事件应对能力。
据悉,当前广州市荔湾区通过“医教结合”项目打通心理危机干预“绿色通道”,探索建立及时有效的为心理高危学生提供服务的工作模式。
采写:南都记者 孙小鹏 实习生 胡可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