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年之声道中华之美,这场大学生演讲比赛句句铿锵!-环球视点
极目新闻记者 狄鑫
(资料图)
实习生 田颖
为引导各族大学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4月20日下午,首届“道中华杯”民族(地区)院校大学生演讲比赛总决赛在中南民族大学光谷音乐厅举行。
比赛现场
比赛开展以来,共有25所院校近3万名学生参与,经过各校多轮角逐,最终25名选手入围总决赛。比赛以“道中华之美,美中华之道”为主题,参赛选手们用激情昂扬的演说道出了他们心中的最美中华,号召新时代的各民族中华儿女践行最美中华之道。
大学生争当中华优秀文化传播者
来自中央民族大学的彭之炜同学分享了她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天安门广场献词团成员的经历和感受。出生于千禧年的彭之炜与祖国共同成长,亲眼见证了祖国二十年来的蓬勃发展,能够参加如此重要的活动让她感到无比激动和自豪,“从刚开始排练时的战战兢兢到最后呈现出来的完美乐章,我的那份初心与感动愈加坚定。”她号召青年学生做中华之美的发现者,做扎根中华大地、书写中华之道的奋斗者。
选手激情演讲
来自四川民族学院的陈叶林同学,从自己在零下35℃的冬夜站岗放哨的感悟讲起,谈到近代历史上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走出苦难,守护万家灯火的艰难道路,鼓励青年人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他表示,自己心中最美的中华之道就是共同点亮第二个百年梦想,“2023年,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可以自豪地告慰先烈——这盛世如您所愿。”
来自湖北民族大学的崔钰婕同学讲述了退伍老兵张富清转业来到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工作,默默无闻奉献祖国基层30年的故事。张富清的感人事迹一直深深地鼓舞着崔钰婕,她在大学暑期毅然前往藏区支教,向心中的榜样看齐。她表示,最美的中华之道就是带领各族人民共同迈向更美好的生活,她号召“我们新时代的青年要做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选手风采
来自中南民族大学的刘桐赫同学围绕三星堆,谈及文物之美和三星堆文化对证实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非凡意义;来自贵州民族大学的李雨欣同学从最近火爆的“村BA”入手,畅谈贵州黔东南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
现场掌声阵阵
最终,经过现场评委打分及网络投票的综合评分,中央民族大学彭之炜、中南民族大学刘桐赫、四川民族学院陈叶林3名同学获得一等奖,湖北民族大学崔钰婕等5名同学获得二等奖,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张翎艳等8名同学获得三等奖,大连民族大学王佳悦等9名同学获得优秀奖,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6所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彭之炜同学获得最佳人气奖。
来华留学生体验中华文化
比赛结束后,来自中南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两名越南籍留学生邓氏鸳和潘氏红绒各自分享了她们眼中的“最美中华”,抒发了她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之情。邓氏鸳讲述了自己在黄鹤楼参观时的感悟,谈到了古建筑背后蕴含的中华文化;潘氏红绒以“中华茶艺”为题,阐述了中国茶之雅,抒发了对中华茶道的喜爱。
“我从小就对古建筑很感兴趣,来到中国后感受到了中国建筑的精致,所以一说到最美中华我就想到了中国的建筑。” 邓氏鸳说。
记者了解到,4月7至9日,中南民族大学组织在校外籍学生赴恩施州宣恩县开展“感知中国 走进中国美丽茶乡”主题实践活动。共有来自巴基斯坦、俄罗斯、德国、韩国、墨西哥、苏丹、越南等16个国家的37名留学生参加。
留学生参观宣恩县万寨乡向家村现代农业产业园(图片由王法钧提供)
活动期间,留学生们参观了宣恩县城的博物馆、兴隆老街非遗馆、文澜桥等人文景观,多方位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与民风民俗;体验了万寨乡伍家台贡茶的采摘以及茶叶手工制作过程,并在当地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深入感受中国茶艺的魅力。“在这次活动中,我不仅体会了摘茶、制茶的乐趣,还感受了中国茶文化的艺术。通过中国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茶叶出口,在苏丹也能喝到中国的新鲜绿茶。”来自苏丹的留学生李伟说。
留学生体验中国茶艺(图片由王法钧提供)
在万寨乡向家村,留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当地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了解了该村如何通过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从一穷二白的贫困村发展成为组织强、产业兴、环境美、村民富的先进村。留学生们还与向家村农耕文化研学基地的各族学生开展了“共话茶乡新貌、共叙青年友好”的交流活动,收获了当地各族青年的友谊。
文化交流是让世界“读懂中国”的重要载体。据悉,中南民族大学还将围绕“感知中国”主题开展系列活动,让来华留学生们深入了解中国,向他们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