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快看:为几厘米花十几万,16岁骚操作惊呆成年人,这部9.9分都该来看看
前几天,微博上的一条热搜着实让人心痛。
15岁女孩因为减肥,在医院里多个脏器衰竭而去世。
去世前,只有24.8公斤,宛如一张被子那么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女孩的父亲称,过年至今,50多天,她只喝水,没吃过饭。
网友们对女孩“为爱减肥”,充满了心疼、不解,甚至还将女孩冠以“恋爱脑”的称谓。
甚至,认为孩子不吃饭,是父母的失职。
但,如果能清晰地理解这个女孩所患上的是“神经性厌食症”,属于非常严重的一种心理疾病。
估计,就不会这样轻易地认为,这仅仅是“减肥”、“不吃饭”。
这个女孩的故事,来自小破站出品的一部9.9分的纪录片。
闪闪的儿科医生
一部在《人间世》后,又将目光对准了儿科医院的纪录片。
说实话,这是真涨知识。
不仅有医生耐心地跟你解释,儿童的常见病例是什么。
还有最基础的挂号常识,也教:
你就看,这个妈妈说,孩子肚子疼,挂内科。
护士说,这要挂外科。
妈妈不理解,肚子里面疼,为啥要挂外科?
另一个爸爸,也是一样迷糊。
孩子皮肤有疹子,想挂外科,理由跟上一位妈妈一样——在外面,就要挂外科啊。
没毛病。
甚至,还有人带着小弟弟找神经内科的医生,看“小弟弟”。
别以为这是“儿科”,就与我们无关。
希望每一位曾经的孩子,或是准备要孩子的夫妇,或是已经有孩子的父母们。
都请仔细看看这部纪录片。
在这一个个故事中。
我们可以更好地,看到自己。
01
孩子,孩子
当然要从孩子说起,在儿科医院里,孩子,总是最重要的角色。
意外伤害、天生性的疾病或是心理上的问题,都有可能成为他们人生路上的绊脚石。
可,就有些孩子,让大人捏把汗的同时,还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有时候,Sir看着看着,就不小心笑了出来。
这期都要笑出眼泪了哈哈哈哈
这天。
有个小男孩跟同学打打闹闹,棍子把头打破了。
还好,只是个皮外伤。开始,男孩还嘻嘻哈哈,表示没啥大事。
但,突然听到医生说,估计要缝针时,心里防线崩塌了,哭着,喊着,说自己“死定了”。
可没办法,一定要缝针。
男孩叹口气说:
没关系,那只能是面对“疾风”了
果不其然,弹幕飘过一群“哈哈哈哈”
亚索听了都要给他点赞。
这样的,是孩子。
那样的,还算不算孩子?
16岁的小周,虎背熊腰,180左右的身高。
刚一进门,急诊科的黄子龙医生扫了一眼,随口一问:孩子呢?
小舟:我就是孩子。
唔……啥病症?
“尿尿有点痛”,小舟说,自己网上查过,会不会是淋病啊。
黄医生嘿嘿一笑,毫无防备的一句反问——你有这种生活史吗?
没想到,对方很诚恳地回答。
有。
医生一怔,但良好的医德让他继续问出了非常职业的一个问题:
做过安全措施吗?
没有,因为我平时都挺安全的。
一系列骚操作下来。
Sir跟网友也都有点疑惑了。
说他小吧,他已经是“大人”,说他大吧,但,他还是未成年,来看儿科也没有什么问题。
当急诊医生把小周的病况转给另一位化验科医生时,这个情况,让冷静的医生半天也组织不好语言。
“那个,就是,怎么说.......”
生怕对“孩子”造成不良的心理负担。
性教育的不全面,与孩子还不成熟的心理、生理发育,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手足无措地度过了自己的青春期。
甚至可以说,是很生硬地挤入了成年人的世界。
不仅小舟一人。
在与上述神经性厌食的女孩同一集,里面还有另一位因为胃痛,来医院就诊的女孩。
女孩说因为快要临近艺考,所以,近期开始减肥。
所以,饿坏了身体。
时间紧,任务重。
女孩甚至想从130斤,减到95斤。
她减肥也减到一个极端:
三天就吃了一根黄瓜。
因为她觉得,瘦下来才好看。
跟同学比,只有瘦,才能当好主持人,艺考才能拿高分。
对于这些孩子,在大人看来,只能说,他们还都只是孩子。
但,有时候他们看待这个世界眼光,接受这个世界的信息时,又不能完全说他们只是一个“孩子”。
他们想用成年人的方法,去处理自己所面对的一切时,有时候,却还是无能为力。
我们都说,他是个孩子。
但,有时候我们也知道,仅仅是“孩子”的借口,去逃避问题已经是没有用了。
而是去尊重一个孩子,去理解一个孩子。
去陪伴,善待一个孩子。
难。
太难了。
02
大人,大人
都说久病榻前无孝子。
可,如果一个“病”字放在孩子身上,就有完全负责的父母吗?
这天,心外科的主任医师陈欣欣就接到了这样的一个病例:
陈欣欣,作为心外科的第一把刀。
只要他拍胸脯、打保票的手术,那就完全没问题。
一对怀孕的夫妻,来到了他的特诊室内。
产检时,胎儿心脏房室间隔缺损。
非常简单地说——就是正常人四室一厅,患儿可能一出生,心脏是三室一厅。
陈医生跟他们解释,这个手术很简单,宝宝出生后6月到1岁就可以过来做手术,医生很谦虚(骄傲)地说:
“手术不能说100%,起码是99.5%的成功率,做完就跟正常人一样。”
但。
丈夫问出了第一个问题,就让医生觉得很不对劲:人体基因会不会影响胎儿的畸形发育?
陈医生:这跟这个孩子有关系吗?
妻子又问了第二问题, 如果以后他出生后,要跟学校报备心脏病,会不会影响孩子啊?
陈医生:我都治好了,学校报备什么?
随即,妻子又问了第三个问题:是男是女,我们也不知道。
陈医生:跟男女有什么关系?
终于,医生算是听懂了,说白了,这对夫妻就是不想要一个心脏有缺损的孩子。
就算是治好了,他们也觉得这个孩子是不健康的。
陈医生又一次灵魂追问:
是不是这样?
这对夫妻才终于松了口:有一点。
相比来说,另一家人,却大不相同。
恩希,出生后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如今,又伴随着肺部感染,出现了严重的肺炎。
爸妈从孩子出生后,就辗转北京、深圳各地寻医救命,房子都卖了,就为了治好女儿的心脏病。
这次终于来到了深圳儿童医院,找到了陈欣欣医生。
向来拍着胸脯,给人吃定心丸的陈医生,这次也看着孩子的CT结果,很直接地说:
她(心脏)就是个“烂兮兮”的样子,能活到现在她容易吗。
但,爸妈没有放弃。
爱,其实并不是在嘴里说说,也并没有那么多条件可讲。
有时候,爱,就是无私的。
恩希的生命指标在住院后,终于能获得上手术台的条件了,医生把孩子推进手术室前,让恩希的爸爸对女儿说一句“加油”。
爸爸迟迟说不出口。
看着浑身插着管子的女儿,即将进入的又是未知风险的手术室。
他哪里有心思说“加油”呢。
心疼,只有心疼。
认真看了看女儿的脸,还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当恩希做完手术,推出来后爸爸抹了抹眼泪,妈妈小碎步地跟在医生后面,眼睛舍不得离开。
这个孩子,还没学会叫爸爸妈妈,就幸运地拥有着世界上最爱她的两个人。
在这里,有太多这样的故事了。
有人让人感动落泪。
就有人让人忍不住摇头。
这天,骨科里来了一位背部烫伤感染的小朋友,他的故事在今天也上了热搜。
孩子烫伤严重,奶奶虽然处理过,却是那土法、偏方胡来。
就在危及生命时,才被送到了医院。
医生说,这种伤势需要植人工皮,可以较快缓解孩子烫伤,甚至,可以减少瘢痕组织带来的生活不方便,不影响美观。
妈妈这边是说动了。
爸爸在电话那头,只有一个观点——不要听医生的。
为什么?
后来我们看到,孩子住院后,爸爸只来了一次,见到医生的第一句话,问的就是,治疗要花多少钱。
就算是医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孩子的爸爸就是不同意做手术。
而就在这个小朋友住进医院后,急诊又送来了个看上去只有2、3岁的小女孩。
因为听到水壶烧开的声音,好奇,拽了拽电线,导致开水泼洒,双脚被严重烫伤。
爸爸看着女儿受罪的模样,眼泪一颗颗砸下来。
处理完急诊的包扎后,女孩生命体征在抢救后也平稳了下来。
医生跟女孩的爸爸商量孩子日后的康复问题,三个治疗方案:1,敷药;2,人工植皮;3,自体植皮。
由于烫伤程度深,女孩一定要植皮,不然会影响手、脚日后的行走功能。自体植皮由于双脚面积太大无法实现,人工植皮需要3万元。
这一家并非是大富大贵之家。
你看,爸爸向医生问出的问题:
(能)用我的皮去给她补回来吗
就能知道,他爱女儿,想救她,但又没有太富足的钱。
宁可,我去痛。
也请救救她。
反观,上一个背部烧伤的孩子,当骨科的熊医生处理完急诊,赶回病房想给孩子做手术时。
回到病床上一看,空空如也。
护士说,孩子家长要求出院了。
而熊医生也只能垂头丧气,无奈地说:
走就走吧。
有那么一句话,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可,面对现实,爱的分量有多重,有多少。
似乎,一眼就能望清楚。
03
孩子,大人
如何将孩子归还于孩子。
也许,大人似乎永远都不明白。
在学校,比学习;
在家里,比乖巧。
孩子更像是家长的附属品,你要他/她高矮胖瘦,随意塑造,都可以任意为之,只要冠以——我为你好。
有这么一个科室,是可以“操控”孩子的生长发育,让孩子变得更高的:
内分泌科。
坊间这样流传,孩子身高“鸡”不上去,就打生长激素。
△ 新华网(上)与澎湃新闻(下)的报道
于是。
就有家长希望让医生给自己的孩子打上几针,让孩子比别人高个几cm。
更是以爱之名:
“我们家长想干预一下,不行吗?”
内分泌科的焦医生在检查了孩子各项发育指标后,孩子一切正常。
于是拒绝。
家长不死心。
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发现这个医生真是硬骨头,才终于放弃。
身高要干预。
学习要干预。
也许,未来一切都会去干预。
另一个家长,带着自己6岁只有109厘米的儿子,也来到了焦医生面前。
母亲孕期吃素,孩子生下体重偏轻;
3个月就用母乳与粥水混合喂养,营养也不够(医生气得翻了个白眼);
不是虐待,也不是吃不上饭。
深究原因:
奶奶觉得妈妈的母乳,太上火。
在奶奶家,因为大人常年吃素,孩子也只能这么跟着吃。
按照这样的生长发育下去,成年的身高,只能到150左右。
这样下去,孩子一定要打生长激素才能跟得上正常孩子的发育水平啊。
可妈妈,还是犹豫了:
不想打。
一个,是没病也想打。
一个,是有病也不打。
孩子自己呢?无人过问。
在纪录片里,Sir看到了许多“被选择”的孩子,在家长的一个选择下,他们或许就走上了另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打激素,为你好,不打激素,也是为你好。
就看着两个家长。
都是“固执”地在爱孩子,但也都害了孩子。
可到底哪一种选择是正确的,就算,答案已经被告知,家长心里还是有着自己必须“坚持”的偏见。
以这样的一种爱,去养育一个孩子,这不像是爱,而更像是将孩子变为一片试验田。
成功,固然开心。
失败,那他就不是“这块料”。
这两个案例,虽不用经历多少生死,却也折射出有多少的家庭,用“爱”绑架孩子。
在那么多家长面前。
Sir对其中的两位印象颇深。
戴帽子的乐乐妈妈,跟灰色T恤的爸爸,带着孩子来到医院就诊。
手指被钢印机,从三维圆柱体,直接压成了二维平面。
妈妈在孩子看不到视角,已经哭得不行了。
签手术须知时,双手都不停颤抖。
但为了让孩子能放心、踏实地进去手术,心痛不已的她,还是打起精神,安慰自己的孩子。
可当手术室的门,关上的那一瞬间。
她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转头,又哭了。
另外一个孩子,小文,骑车摔了个右手骨裂。
如果放在Sir小时候第一反应,估计是“完了,又要挨顿骂了”。
但,小文的爷爷问他,你下次还敢不敢再骑?
小文说,敢。
爷爷回答,敢就好。
看到了么。
两个家庭家长在对待孩子的方式,都是以一种情绪非常稳定的方式,让孩子在家庭里,感受到被支持,被鼓励,甚至自己是被爱护着的。
在他最伤心,痛苦的时候。
获得一个稳定情绪大人的陪伴。
这应该会是他们在未来,信心、勇气,最根源的所在。
这Sir想起了周星驰的那部《长江七号》。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穷苦家庭出身的小狄,进入贵族学校后备受歧视,却会如此情绪稳定,不卑不亢?
一个细节。
打蟑螂。
父子俩吃饭时墙上窜出来一只蟑螂,小狄用手打它。
遭到了父亲的斥责。
但劝阻无效,怎么办?
电影中出现了可能是影史上唯一一个把蟑螂都拍得温馨无比的画面:
父子俩开展了一场打蟑螂比赛。
不是要求子女顺从。
也不是无边界的宠溺。
而是陪伴。
与爱。
也正是如此,小狄会在面对曹主任的“嫌贫爱富”时,吐了吐舌头,礼貌而不失尴尬地保持微笑。
也正是如此,他会说出他的志愿是“当穷人”这样的话。
因为爸爸说
只要有骨气
不吹牛,不打架,努力读书
就算穷
到哪里都会受到尊敬的
孩子不是教出来的。
也不是“捏”出来的。
当你以什么样的方式陪伴孩子,孩子就会变成你在他面前的样子。
他是你行为的镜子。
所以。
所谓爱,真的不是说说而已。
它是一分一秒累加起来的陪伴。
是一次次选择。
更是每一次平等的沟通与对话。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小田不让切